夕拾朝花意味长

发布时间:2012.04.12

浏览次数:4143

来源:福州三中

老年怀旧、人之常情。都已年过古稀的同学们委托我编一本纪念册,以庆祝明年母校六十华诞。经过八个多月的精心编辑,《朝花夕拾》终于付梓了。

我们的纪念册之所以借用鲁迅先生的书名,乃便于同学们抒情写意,也确切地表达了纪念册的内涵。

此举得到同学们热烈支持。纪念册共发表文稿、诗稿、画稿和书法作品等近百篇,分为《怀念师友》、《流亡岁月》、《课堂内外》、《往事萦怀》、《心语漫话》和《诗书画印》六个栏目。所有来稿、一律入册。一回握手、一次迟到、一声叹息,六十年来魂牵梦绕地萦回在心头,总是一种情结。今天借此园地让其抒释一份情怀,也是晚年的的一种乐趣。郑宝谦同学找到了当年林行陀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四千来国文之演变》的讲义记录,还找到福州市立初级中学出版的三期《市中校刊》上发表的部分师生诗文录,更出人意外的是竟找到了1942年秋季《福州市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我把这些文物都编在《附录》之中,让大家重睹当年的风貌。

纪念册还刊登大小照片三百二十多张。一百多位同学寄来照片,个人的大都有当年的和近年的两张照片。从60年代至今的历年聚会彩色照片近百帧,成为册中五彩缤纷的风景线,充分反映了多年来的师情友谊。《朝花夕拾》为十六开本,费用全由同学们乐捐。内页全部使用157克铜板纸,彩印、烫金的精装封面上的书名是国文老师刘复生先生亲笔签题……。这将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并足以长久留念的纪念册。

在编辑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明白了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中创办的福州市立初级中学———福州三中的创始校,一时成为省城的最高学府(其他学校内迁),聚集着一批嗷嗷待哺的少年学子,在勤奋、活跃、友爱的良好校风激励下,在许多诲人不倦的老师循循善诱下,在品学兼优的同学带动下,形成了一个意气风发、励志求学的群体。大家在一起度过一段虽然艰苦但是温馨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记忆。特别回忆起日冠第二次侵占福州时流亡到穆源、南平、顺昌等地读书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家都有一种曾经共患难同生死的深刻情谊与感觉。正因为如此,福州市中才能在半个世纪之后还葆有凝聚力,把年过古稀的校友们再聚集在自已的旗帜下。

如今,写回忆录是老有所为的热门。魏世英同学在《序》中说:怀旧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愉快、一种享受。只要回首前尘不过分感伤、那么回忆是一种精神反刍,会引导思考,有助于发现自我,体察人生、洞明世事、增益老年人的睿智。刘学珠同学在《代跋》中写道。人到迟暮之年,总该把一生是多少生吞活剥到肚子里的东西好好反刍一下吧。反刍即是总结、即心灵拷问、也是展望。从这集子中看,那陈年旧事、一枝一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尽是浮尘细事、但也无不铭刻我们这个国度、这个时代的印记。

“反刍也好拷问也罢,我们的的确确在夕拾朝花中拾回一片自豪、拾回一瓣自慰,拾回一些欢愉以贻养天年!

因此,我在《朝花夕拾》的扉页中写下一首短诗:

这是一页历史的见证

这是一段友谊的写真

这是献给母校六十诞辰的

一件礼品

默奠已故师友的

一捧芳馨

送给鹤发老师

古稀同学的一份情。

 


46届(初中)校友林道侃  


                                              2001年5月23日

 (稿源:《校友通讯》第三十七期)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