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风华正茂

发布时间:2012.03.12

浏览次数:6298

来源:福州三中

时光飞逝,我离开母校已经46年了。老师们谆谆教诲,同学们切磋情谊,无时不在我的记忆里。

我就读的福州市一中(福三中的前身),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活动繁多。团市委为培养福州市大、中学校的学生干部,先后举办了数期团训班。首期始办于19501月寒假,母校参加者有陈定安等几人。第二期是在同年7月暑假开学,参加者有陈椿等20余人。我也算是其中的一员。

通过团训班学习,涌现出一批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工作尽力的学生干部。有了这些干部为活动的骨干,兼有老师们的悉心帮助和团市委学生工作部派来专职联络员热情指导,使市一中学生的工作和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并走在福州市中等学校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母校学生口琴队,腰鼓队很具特色,尤其是口琴队在陈敬淼老师策划和指挥下,每每吹奏在五一节、国庆节的游行队伍中,沿途赢得市民的广泛好评。游行队伍中高举的许多巨幅宣传画是王耀亭老师精心一手绘制的。按我记忆,学生会文娱部长张俊杲曾主持一次文艺演出:诗歌联唱,节目感人至深,演得非常成功,更见当时学生干部的才华。

解放后,母校学生会首任主席是萧楸,副主席是陈椿,团总支书记是陈定安。后来,萧楸毕业,考进东北某大学,陈椿调去华东团校学习。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陈定安、刘广青、卢杰等一批热血青年义愤填膺,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军去了。市一中学生干部一时山中无主,这样,我便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那时候我稚嫩未脱,能力绵薄,未能给母校学生工作增光。至今追溯,还有愧于心。幸好那时母校学生干部团结合作,工作投入,营造了百舸扬帆初踏浪”“笋借一风争作竹的新氛围。今闻母校教书育人,硕果累累,饮誉九洲,不禁喜上心头,浮想连翩。

 

                                                                                —— 52届校友刘学敏(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稿源:《校友通讯》二十期)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