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霞青(52届)——“孺子牛”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3661

来源:福州三中


“孺子牛”  ——邹霞青教授

1996年4月,省政协会议期间省妇联组织的书画笔会上,省委书记贾庆林兴致勃勃地为一位女政协委员挥笔题词——“孺子牛”。她,就是全国养牛界知名专家,福建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教授邹霞青。“孺子牛”这一比喻,正是邹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邹霞青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分配到福建农大工作。任教以来,除了担负教学任务外,一直致力于黄牛品种的改良 、肉牛生产模式 、肥育配套技术等的研究,取得卓越的成绩。

我省是严重缺粮省份,尤其缺饲料粮。牛属草食动物,加快发展养牛,提高牛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能节省大量粮食。但是我省养牛业,尤其是牛群的良种繁育工作长期滞后。为了提高我省养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早在1979年,邹教授即开始从事黄牛改良研究工作。她一方面带领课题组先后引进了8个国外良种陈精与本地黄牛进行“冷配”试验与筛选,另一方面又多次深入闽南、闽西、闽东北实地考察,创造性地提出了投资少,效益高的“开发黄牛资源,引用良种冷配,借助农家散养,后期集中肥育”的肉牛生产模式。并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条件,选用乳肉兼用的“丹麦红”“沙希瓦”及肉用型的“婆罗门”和“利木赞”等品种,应用冷配技术,因地制宜地在经济发达的城镇,进行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着重发展乳肉兼用型良种,而在闽西、闽东等贫困山区,则发展肉用或肉役兼用良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几年来,她克服了资金、人员、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困难,在全省各地协助建立黄牛品种改良“冷配点”25处,培训“冷配”技术人员300人次以上,累计培育杂交改良牛3万多头,创产值1亿多元,取得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为推动我省养牛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了她的“黄牛改良和配套技术”的指导,全省还掀起养牛热潮,前景看好。

辛勤耕耘,换来丰硕的果实。1996年4月,邹青霞教授在省妇联、省科委联合举行的“95年巾帼建功科技进步奖”竞赛活动中,获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并获荣誉证书。同时,被省妇联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在几十年的奋斗中,邹教授为畜牧业培养高级人才,桃李芬芳,曾获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 、“三八红旗手” 、“先进工作者”。1986年,她参加全国畜牧品种资源调查及《中国牛品种志》的编写,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她主持的“婆罗门牛与闽南黄牛杂优利用”课题,获省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牛快速肥育配套新技术研究”、“黄牛杂交改良的研究与利用”等课题已通过省级专家鉴定、评审和验收。她撰写专著、教材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获得省级以上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多篇,并被国外刊物转载。她先后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国际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

谈及今后的打算,邹教授说:“国家近期提出了‘开辟华南肉牛带’的战略方针,我们课题组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我省建立肉牛良种繁殖基地,促进养牛业的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满足出口创汇的需要……”接受笔者采访之后,邹青霞教授又带着她的课题,匆匆踏上开往闽西的列车……

                                摘自《福建统一战线》1996年12月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