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得如(53届)——活动在校园内的少年先锋队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3492

来源:福州三中


五十年代初,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青年学生热血奔腾,积极上进,主动靠拢党、团组织,接受组织的培养和考验。当年每逢寒、暑假,团市委都要组织团训班,将各中学积极要求入团的学生和团干部集中培训,开展教育和各种活动,并以此加强各中学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的联络与沟通。我是参加福州市第二期团训班后入团的。福三中第一任团总支书记是陈定安。他参军后,相继由王兰波、刘学敏接任,我先是团总支组织委员,后任团少年委员,分管少先队工作。

1952年全市中学教师参加“思想改造”学习班,每天下午都要集中学习。于是,学生们上午上课、下午自由活动。高中学生比较自觉,自理能力也较强,一般都能自己安排复习功课、完成作业并开展适当的班级或团组织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等。初中学生则由少先队的学生辅导员组织学习与开展团队活动。当时教师任总辅导员的是朱以南,学生任总辅导员的是我。那时较有名望的老师如丁心如、祝丕业、何旭初、张儒为等都是少先队的辅导员。学生团员中的林兆庄、王岱、郭育美、陈慰萱等也都任过辅导员。在老师参加学习期间,初中部下午均由学生辅导员及少先队干部负责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和自习、文体活动等,大家开玩笑称我是初中部的“校长”。在这期间大家团结、合作,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活动开展得很活跃。当时第一任少先队大队长是郑家平,以后相继由王东林、李永昌担任。少先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团组织的助手作用,积极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我们这些学生团、队干部,由于在学校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经受了一定的锻炼,增长了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所以在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后,都成长为各自工作岗位的骨干力量,有的当上教授、专家;有的成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009年4月5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