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逵(53届)——回忆在三中学习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4170

来源:福州三中


我是19471950年在福州市立初级中学(今福州三中)念初中,19531957年在福州市立第一中学(今福州三中)念高中。距今已经整整62个年头了。回顾这一段历史,我终生难忘,十分眷念。

当时祖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学校也不例外。物质条件很差,校舍又小又破,但大家精神状态很好,都有强烈的上进心,迫切希望能尽快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50年代初,福州经常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无法上课,我们以居住地点划分学习小组,白天分散到同学家里学习,晚上才到学校上课。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毫无怨言,不仅刻苦学习,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进步活动,同学间关系是真诚的,特别在学习上能开展无私的互助。我刚念初中时是个很贪玩、调皮捣蛋的孩子,学习也不努力,解放后很快就转变了,加入了少先队,初中毕业时以优秀成绩直接保送进高中,如果不是解放,不是学校的培养教育,肯定是没有今天。

最令我难忘的是福三中领导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物质条件欠缺时更是如此。学校硬件不足,但师资力量强,不仅能培养合格的学生,还能培养优秀的学生。相反,如果学校硬件好而师资力量不足,或者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更不用说能培养出优秀学生了。这已为福三中本身和其他学校的发展所证实。

我们很幸运,当时我们班的任课教师,都很年轻,很有朝气,他们后来都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名师。如数学教师池伯鼎、物理教师郑寿彭、化学教师刘永聪、英文教师陈敬淼、语文教师朱以南、生理卫生教师林璧人、历史教师张家祉、地理教师杨起琳……。他们不仅业务水平高,更重要的是师德好,课内、课外都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是我们难得的良师益友。1953年我们在高中毕业班,当时班上有一位同学身体不好在家养病,无法到学校上课,池伯鼎老师还抽出时间专程到该同学家里补课,令这位同学十分感激,增加了信心,后来也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至今回忆起来,仍然令人感动不已。

三中成立67年来,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学校越办越好,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关键就在于各界领导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既尊重教师又严格要求教师、培养教师、用好教师。解放初期政治运动不断,稍不留心就容易伤害教师,因为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领导都能理解他们,注意帮助教育他们,保护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师们不负众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做好各项工作。随着时光推移,学校规模不断发展,新教师不断增加,在良好的校风、教风熏陶下新教师得到茁壮成长,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教师很快又成为名教师、老教师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195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至今也已有52个年头了,我先在交大工作,福州大学建校时又调回到福大工作,从中深受交大党委书记兼校长彭康同志、福大党委书记兼校长张孤梅同志的教育与影响,他们都是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而且亲自抓,抓得很紧很实。特别是福大刚建校时师资十分紧缺,张孤梅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气魄,采取特殊政策与办法,很好地解决了当时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使得福大发展的比较好比较快。后来我在福大不管是在系部还是在校部工作,不管是从事党务工作、人事管理工作或是教学管理工作,也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只是限于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没把这工作做得更好。我退休后还继续从事部分教学管理工作,如受教育厅委派到各高校进行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检查等工作,我仍然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这应该归功于母校培养、教育的结果。我衷心祝福三中越办越好,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