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吉(57届)——在与禽流感对抗中勇往直前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3687

来源:福州三中


在与禽流感对抗中勇往直前

  ——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郭元吉研究员

  在人类与SARS和禽流感的攻坚战中,涌现了一批勇士。他们丝毫没有顾及自身的安危,一心只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他们是人们心中的无名英雄。郭元吉研究员正是这群英雄中的一员。不仅仅是因为他在SARS和禽流感期间,坚持进出实验室,亲自去受害区考察疫情,而是因为他和他所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郭元吉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派往西方国家进行专业学习的医学专家。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排除万难,始终坚持以科学求实为信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需求,刻苦钻研,使我国流感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在流感研究和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填补我国内地在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空白,郭元吉于1977年在我国内地率先开展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先后组织在广州、成都、丹东和北京召开了全国的流感病毒生态学会议,从国外引进标准的动物流感病毒参照毒株和抗血清,同时还牵头与上海卫生防疫站及湖北医科所合作,在湖北医科所共同制备动物流感病毒参照毒株和抗血清供全国使用。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空白,并于1977年-2002年,还承担了我国内地动物流感病毒参比实验室工作,也为中国流感和人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在多年的流感研究中,郭元吉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取得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如国际上首次证实猪也是丙型流感病毒天然宿主,纠正了长期以来错误地认为人是丙型流感病毒唯一天然宿主,及甲型流感病毒才具有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宿主。在国际上首先发现禽H9N2亚型毒株能直接感染人,导致人发病。在国际上首次证明禽源H3N3亚型流感病毒也能导致马发病,为禽流感的跨物种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丙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也能发生基因重配。首次证实了在人群中同时流行的甲3(H3N2)和甲1(H1N1)亚型毒株能发生基因重配,形成H1N2新亚型毒株,但并不能造成流感大流行,这同时也证实了人群免疫状态在决定流感是否发生流行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发现野鸭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起关键作用,家鸭饮过水中含有大量流感病毒,并且亚型类型复杂,指出了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控制水源传染是控制禽流感扩散及传播的重要的两个环节。

在流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中,郭元吉也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不仅是人流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多发地,也是流感病毒新变异株的多发地。同时发现我国南北方在流感病毒活动规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每年仅有一个冬季活动高峰,而南方有冬季和夏季两个活动高峰。同时根据我国流感防控需求,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在我国率先成功地研制出三价、纯化、灭活的流感病毒苗,目前该疫苗已用于我国流感的防治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郭元吉一直重视与国际的合作和交流。1985年他开始全面负责国家流感中心工作,为解决科研和监测经费及技术水平提高问题,他与美国疾控中心进行协作,首先从美国引进了无毒高产酶的霍乱弧菌4z株,建立了受体破坏酶(RDE)新的生产及质控新工艺,解决全国的RDE供应难题。接着从美国引进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设备,使我国流感病毒研究和监测从一般的生物学水平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同时自1989年以来向WHO提供了大量的流感病毒代表性毒株,全球疫苗推荐毒株中有50%以上为中国流感中心提供的病毒,这为世界流感防控及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多年来倾情于流感研究的权威专家,郭元吉研究员时刻关注着我国的流感疫情的走向及防治工作。回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流感研究工作,郭元吉感慨万分。

1975年12月31日郭元吉从英国学成归国回到北京。当时中国10年动乱尚未结束,国内政治气氛很紧张,国家流感中心水平还不是很发达,基本上停留在上世纪30——40年代水平,流感中心的设备、资金、技术几乎样样都很匮乏,做起实验来简直是寸步难行。而且中国又是个农业大国,家禽业发达,同时又是流感的多发地,所以开展研究工作相当辛苦。由于设备简陋,郭元吉经常要亲自下现场考察。与猪圈、鸭场及屠宰场打交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背负着别人的不理解,郭元吉不以为然,仍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无论飓风,下雨,甚至下雪,郭元吉也坚持到现场采样,那时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公车很少。几年来郭元吉就靠着一辆自行车,奔波在风雨里,采样的现场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夏天采样多在深夜11点至次日一点,夏天很艰苦,冬天更难熬。因为冬天多在零下摄氏度条件下进行,一夜下去手脚都被冻得跟胡萝卜似的。”郭教授回忆着以前奋斗的日子,很是感慨。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郭元吉与他的科研同事一干就干了5年。而且大家都毫无怨言。

郭元吉坦言,流感的研究工作很辛苦,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有时候忙得连家里也顾不上,但是他依然认为辛苦得有价值。既然自己从事了这项研究工作,就意味着自己肩负着很大的责任,这份责任是沉重的同样也是光荣的。

对于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郭元吉说:“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强调的就是创新。疾病控制单位的科研一定要紧密结合防病治病的需要,一定要选好突破口,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禽流感的权威专家,郭元吉认为,防范人禽流感将是一场持久战。当前对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应集中精力建立疫苗制备新平台,积极展开对研制技术的储备,而非实物的储备。研制疫苗要选用国内代表株。同时,要充分了解流感病毒具有易变的特性,用动态眼光来看待当今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长年从事禽流感研究工作,在常人眼里意味着枯燥无味、机械一般的生活,同时还潜伏着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面对着一位已经数十年从事流感研究,并获得无数荣誉的权威专家,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平和、亲切、激情,还有谈到科研工作时眼睛里闪烁的充满活力的火花。

摘自《科学中国人》200712月:1994——1995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