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州(60届)——书香留馨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3922

来源:福州三中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跨度60年我的读书与实践

书香留馨——书与我的故事

上世纪40年代篇:书是未来的纲领

1949年福州市解放前夕,为了宣传党的纲领,党的地下组织叶绍芬、王实等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拉了满满的一人力车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等等单行本和许多革命书籍藏在我家,当时我家住在鳌峰坊大雅里22号,深巷幽居,较为隐蔽,是革命活动的秘密场所。我家同时还藏有长乐东屿烈士墓忠魂之一林坡同志的党的秘密文件、革命传单和书刊等。在白色恐怖下,许多热血青年想求得一本革命书籍十分不易,此时,我家成了革命书籍秘密中转站。

这些革命书籍都是在苏区印制经革命志士们碾转反复、历尽艰辛秘密运送到省城,其时,国民党败兵途经福建溃逃台湾,满街匪军多如牛毛,大肆强行住入民宅凄息,面对有被杀头、活埋的极端危险,当时7岁的我在父母(父黄国华福建早期党员,母林璧人12.9运动北平学联执委)的带领下,勇敢地投入到保护革命书籍的战斗中。这场革命书籍保卫战,磨炼了我坚忍不拔和不畏挑战的革命精神,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的是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句话,它成了我人生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书是未来的纲领,党通过它宣传鼓动劳苦大众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

上世纪60年代篇:书是心灵的雨露

考入清华大学的1960年,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至今留在我手头的教材《超声波讲义》是油印的,纸质又粗又黑,许多课程根本就没书,全靠自己在课堂做笔记来复习。

由于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三餐饭难以吃饱,但我们没有忘记心灵的滋养。由于当时书源紧缺,我们都知道,北京一到节日就会拿出一批革命导师和领袖的著作来销售。出于对革命理想的追求,1961年新年,我一早就来到离清华园较近的五道口书店,想买一本刘少奇著作《论共产党员修养》,结果书店没这本书,由于在冰天雪地里来回行走了1个多小时,回到宿舍时手脚已冻僵了,二、三个同学帮我柔搓了很久,才使我缓过气来,这个冒着严寒买书的故事在班上出了名。后来,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修订再版、毛泽东选集第4卷也出版了,我都是起个大早进城到王府井大书店购买,当时书店里排着很长的队,我排了很久才买到。我周围的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十分渴望从书中接受先进文化思想。那时,革命的书籍、领袖的著作是我们心灵的雨露,它鞭策着我们奋发进取,努力向上。

上世纪80年代篇:书是智慧的航灯

1982年,我们在龙岩卷烟厂投运我们的科研成果——烟丝水份在线测定仪,一位职工告诉我们:在你们水份仪的三厘米波长微波传感器附近搞维修,不小心造成的工伤伤口似乎很容易愈合。抓住职工非常偶然说出的这句话,带出了我们一个发明构思,想用8毫米微波来治疗创伤。由于上大学时没学过毫米波课程,我从省立图书馆借到了涉及毫米波仅有的两本小册子,书上一条毫米波大气吸收曲线,使我对治疗该选择什么频率受到启迪。这项高科技成果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本书成了这项科研的指路明灯。顺带说个小故事,后来,为了做课题总结,我们又到省立图书馆借这两本书,可惜再也借不到了。这么难得的高科技书籍,竟然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兴起时,因为借阅率低而被作为垃圾处理掉了。这个典型例子当时被省图领导用以教育职工,谨记这次教训。这让我们发自内心呼喊,爱书吧,它是智慧的航灯。

新世纪篇:书带给我们创造活力

本文提到的那本《超声波讲义》中还没有“特超声”这个概念。一次出差昆明市,有逛书店习惯的我,偶然从一本《超声医学》书中看到了二、三行关于“特超声”概念的描述,回来查知,自从60年代美籍荷兰物理学家德拜提出“特超声”( 德拜波)概念以来,该领域40年来进展不大,特超声医疗应用更是空白。我用了讲义和该书提及的基本概念,依据对特超声的波动性和量子性以及对超声传播媒介的理解,作为发明特超声(纳米波长)治疗仪的思路定位。书本上只查到的几句话,却给了我创造的灵感和活力,对该领域进行自主知识创新。特超声治疗仪的发明已在2001年底被鉴定为国际首创。

2003年SARS病毒肆虐,免疫治疗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改革开放推动了出版业发展,使已经退休的我有条件读到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13本免疫医书,尽管读懂医学免疫,还要从中寻找突破口,对于学物理的我是多么困难,凭着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的顽强毅力,当年下半年我就完成了多物理因子“免疫治疗机”的设计,这项重大发明是生物物理领域的自主知识创新成果,经临床试验取得产品注册号(粤食药监械()20062260309)后,价值百万元的大型高科技产品免疫治疗机已在全国廿多个省市百家医院使用,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创利约4000万元(还没包括医院创收)。在书籍国际化和有了互联网传播工具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由于能迅速拥有并掌握大量书刊文献资料,我已创新设计了廿多种先进医疗仪器。

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攻关来不得半点浮躁,只有把握科学发展观,通过书本和实践等多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在交叉科学领域创新,才能真正执行党中央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要求,才能为我们国家不断占有世界高科技一席之地

书香留馨

与时俱进,60年的学习实践,与共和国同成长,我的人生感言是:

儿童团的经历使我对全人类及其壮丽事业,充满爱心而珍惜人生;

在遗忘名利的时空感悟、在哲学推送长河中求索人与自然的和谐;

将父母生物专业的遗传细胞和自己物理学的心智,结合起来创新;

不断用全人类的智慧点明自己,并将理喻的知识还人类一丝光亮。

 

注:地下党员叶绍芬(家住福州市永安里)、王实(家住福州市上海新村)仍健在,现为离休干部。

    2006年福州市首届读书节福州晚报曾刊登过我的一些读书故事。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