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民(66届)——寂寞但充实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3197

来源:福州三中

点击查看大图

寂寞但充实

跨过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那间办公室的门槛儿,就算进入他的世界。见面后还没等我提问,林惠民便操着一口且让人适应会儿的福州普通话,给我“注射”起他的“并发理论”。

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在同时运动,所以并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你是记者,我是科研人员,你我平时‘并发’地做着各自的工作。在某个特殊点上,比如今天,咱俩的工作出现交叉。”事实上,并发的两个主体在自我运动过程中与其他运动着的主体发生联系。而且,只有相互联系,才能各自发展。并发现象的研究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

林惠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并发理论及其应用。虽然并发性问题始终存在,但真正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并发理论研究多个计算主体(进程)同时运动,通过交换信息进行协作,以共同完成预期任务的特定计算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发领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1999年10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林惠民,对于基础研究的甘与辛实在感悟得太多。谁都知道,基础研究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说,起着一种登高望远和从最底层进行推动的作用。然而,基础研究没有立即的实用性。“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投资或从事基础研究都要冒风险。”就个人而言,做10年或20年的基础研究,到头来很可能无功而返。要么推动学科前进,要么做到实际应用,如果两头都不沾,心血便付之东流。

所幸的是,林惠民这些年的工作大都开花结果。偶然之中有没有必然?林惠民的心得是,基础研究的根子要扎得深,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有些事做起来很费劲,但看准了就要耐住寂寞,咬紧牙做到底。搞基础研究不能投机取巧,不要总想着走捷径、拣便宜。的确也有人拣到便宜,但那是例外。他把做基础研究比作做人:“不能太精。”

在冠以院士光环的人群中, 52岁的林惠民还是个“小字辈”。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林惠民进入福州大学计算机系。1986年,他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了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后,林惠民开始从事并发性理论研究。1990年再度赴英国,在萨塞克斯大学进行这方面的深造。

199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了一次并发性学术研讨会上,刚刚涉足这一领域的林惠民,大胆地提出建立通用进程代数验证工具的想法。与会的行家认为,这种想法很好,但很难实现,因为此前已有两家著名科研机构进行过尝试,均未成功。但林惠民不为所动。别人做不成,不等于自己做不成。分析了同行失败的原因,他更加相信自己所采用的参数化方法行得通。

仅一年后,在风景秀丽的丹麦阿尔堡小镇,一位中国学者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国同行宣布自己的成果。林惠民设计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通用进程代数验证工具PAM,其用户现已遍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宾西法尼亚大学以及惠普公司和菲利浦公司的实验室等。学术界认为,这一成果对进程代数验证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晌。

“从事并发性研究,就像是登山。”林惠民如是说。早在70年代后期,当研究人员刚刚开始这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时,他们把并发系统间通讯的消息传送内容抽掉.从而将通讯简化为同步。这种简化大大便利了理论上的发展,进程代数研究随之取得大量成果。但由于抽掉了通讯问题中信息交换这一关键部分,这些理论很难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林惠民的选择是继续攀登。地与英国亨尼西教授合作,翻阅大量资料,经过深入思考,建立了以消息为参数的新模型.并提出“符号互模拟”理论,终于在消息传送进程研究中取碍突破性进展。“符号互模拟”理论为在计算机上对通讯并发进程进行推理和验证奠定了基础.已被国际同行广泛应用于并发性研究的其它领域。

近年来,全球移动通讯业迅猛发展,西瓜摊主腰里别着手机,这在北京街头早就不是稀罕事儿。科学家们则做大量工作,以描述移动式计算。1993年回国后,林惠民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把“符号互模拟”理论应用于移动进程演算,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移动进程演算弱互模拟的完备证明系统和唯一不动点归纳法,解决了移动进程演算的有穷公理化问题,使中国在这一竞争激烈的研究方向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小,经济上更是如此。林惠民觉得,自己的工作乐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取代不了的。“感到过枯燥或乏味吗?”他想想说:“没有。我有时寂寞,但始终充实。”

《科技日报》记者  刘亚东  20006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