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仲霖(67届)——我最难忘的一件往事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2811

来源:福州三中

点击查看大图

时光飞逝,离开当年插队的清流田背自然村已经三十九年了。但是,那时知青艰辛困苦的生活情景,我一直记忆犹新,不曾忘记。而最让我难忘的一件往事依然清晰,宛如昨天。

记得那是我和其他八位插友刚刚来到田背不久的一天,我因拉肚子身体不舒服而没有下田劳动。大约下午三点左右,正在家里休息的我忽然听到门外边的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大人小孩的叫喊声。我想:难道村里出事啦!这时,我也顺不得休息,出门就往叫喊声的地方跑去。果然不出我所料,村里真的出事了。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和几个同伙在山上玩耍,正从高处往低处跳下时,被柴刀砍过的一段尖利树枝正好插进这个男孩的阴囊,当一起玩的小伙伴为他拔出树枝后,鲜血直流,白色的睾丸完全暴露在阴囊外边。男孩的父亲闻讯后急忙上山把孩子抱回家里。这个男孩是“长子长孙”,这在农村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看着躺在床上的孩子,望着白色的“小蛋蛋”,男孩的一家人不知所措,爷爷、奶奶、母亲在流泪,父亲则在一旁不断地叹气。这时关心男孩的邻居及围观者越来越多。当我了解情况,查看伤情后,心想:男孩必须马上送医院,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否则,一旦睾丸被细菌感染或坏死,势必会影响男孩今后的生育能力乃至生命安全,其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我向男孩的父亲建议:男孩必须立刻送医院。其家人商定同意后,我就自告奋勇地当上了现场指挥。其一,叫男孩的父亲准备一些钱,以作入院费用;其二,吩咐男孩的母亲准备入院所需的日用物品;其三,指挥几个乡亲弄来一张竹躺椅和两根竹竿,匆匆忙忙扎了副担架。一切准备就绪,我和男孩父亲抬起担架,男孩奶奶拿着热水瓶、脸盆等物品,我们立刻向县医院奔去。

田背自然村是一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它距离县城二十多华里,且路况不是很好。尤其是走完一段平路后,就要翻过一座小山。山路尽是崎岖弯曲的羊肠小道。为了能尽快赶到县医院,我们三人马不停蹄地走着、走着。二十多华里的路程,对强壮的男孩父亲来讲,那是“小菜一碟”。而对我而言,难度就相当大了。竹躺椅和男孩的重量压得我直喘气,快步如飞,汗流如雨,尽管一路左肩换右肩、右肩转左肩,还是感到腰酸腿疼,两腿不断地抖动,真想停一停,歇一歇。但是,当我想到,我们几个知青来到田背后,乡亲们是那样地关心照顾我们,经常送菜给我们吃,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干农活。乡亲们所特有的纯朴、热情、耿直、勤劳深深地感动了我,仿佛给自己增添了一股勇气。我还想到,我自己的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为人善良,助人为乐。在我懂事时,他们就教育我要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人。父母的教诲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望着男孩奶奶和父亲焦虑的表情,我告诫自己,不管有多大的困难,自己都要咬紧牙关,倾尽全力地坚持走下去,决不能停步。翻过了小山,走过了龙津河的浮桥。近两个钟头的奔走,我们终于把受伤的男孩送到了县医院。到了医院,我又急忙联系外科医生。医生走过来边查看边对我们说:要住院治疗。于是,我又帮男孩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一切手续办妥后,已经大约六点,我又决定立即赶回田背,因为男孩的爷爷、母亲、田背的乡亲以及我那几位热心的插友,他们肯定都在牵挂着受伤的男孩。也许是饥饿、劳累,也许是病后体质欠佳和孤身一人的缘故,总觉得回田背的路越走越难走,越走越觉得路远。出县城不远的那座小山,我才走一半路程,夜幕已渐渐降临。刚走完山路,眼前就一片漆黑。走夜路,确实有点害怕,更何况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为了防止路上的毒蛇和流浪狗,为了替自己壮胆,我就顺手捡了根木棍,边走边敲,以防万一。就这样,我凭借着微弱的月光和星光,伴随着路边的虫鸣声和远处的狗叫声,一步一步地走回了田背。到了田背,先路过我们知青的家,只见八位插友一起围坐在煤油灯下,或许他们都在等待着我快点回来,讲一讲男孩的情况。有一位小插友连忙叫着:哥,肚子饿了,先吃饭吧!但我却没有迈进家门,而是对插友们说:你们再等一等,我先去男孩家,把男孩住院的情况跟他爷爷、母亲说一下再回来吃饭。过了几天,那个受伤的男孩终于康复回家了,我知道后,非常高兴,自己总算为田背的父老乡亲做了一件好事。事后,男孩的父亲见到我就说:为了我的孩子,你受苦了,我们全家人都感谢你。而我却说:能尽心尽力地帮助田背的乡亲做点好事,这是应该的,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是啊,我为了一个农民的孩子所做的这一切,是我最难忘的一件往事,也是我乐于助人、奉献青春、与农民建立深厚感情的最难忘的一次记忆。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