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锡群(85届)——榕树下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次数:7295

来源:福州三中

点击查看大图

榕树下

—— 忆福州第三中学的两位语文老师

1985年离开母校福州三中已二十几个年头了,校内操场上的那棵大榕树却一直茂密地生长在我的心版上。那年少岁月的记忆像幽静的湖水,常常在午夜的梦中轻漾。

我初一考入福三中,于母校就读整整六年。我们曾在校园的榕树下做广播体操、读书、讲故事;也时常唱歌、跳舞和说笑话。花朵一样的年龄,像浸在蜜里,如今忆起齿颊尤甘。在宁静、诗意的校园中,我内心萌生的文学之芽曾得到了两位园丁的辛勤浇灌。

马春暄老师,我文学的启蒙老师,一位慈祥的长者,却有着诗人般的热情和天真。1982年,在我读初三时,我的初女作散文《我的好爸爸》,经马老师推荐和点评首次刊登在《作文通讯》(全国十三所重点中学学生作文选)上,之后陆续于此刊登了其它习作。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榕树下,马老师常对着我们一群孩子演讲,真摰地启迪我们对文学的热爱。演讲时,他陷入文学的精妙意境,把我们的思绪带得很远……

有一日,放了学,马老师叫我和几个同学坐下,促膝谈心。他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和其中另一位同伴齐声说想做老师,他听了高兴极了,说:看到你们花朵一样的孩子,纯真的心灵未受污染,我就知道我后继有人了!

待我升高中时,另一位王立根老师出现在讲台上,这位儒儒而雅的中年人,就是我们新任的语文老师。我则被选为语文科代表。王老师的眼神是深邃的,每当他朗诵清新优美的散文时,眼神就更为明亮起来,语调柔缓,徐疾有驰。朱自清的《绿》,被他诠释得那样动人。黄昏,夕阳斜斜地映入课室,微风轻吹,带来几片榕树的叶子,我是那时眷恋上诗的吗?

快高考了,王老师更加紧地辅导我们功课,也将我们的作文批改得更为认真。这一时期,我的两篇习作《一个成语的启示》及《和获奖演员会面的时刻》,由王老师推荐刊登在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印的《中学生习作选》上,并作了点评。前者更有幸获得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奖项。这都与王老师平日对我的启发分不开。

记得在一篇作文中,我曾描写那离开了绿叶的玫瑰,插在花瓶中神采黯然,摇摇欲坠。他看着看着,问我:后来你怎么办?我说我找来几片绿叶插在玫瑰的四周,它就又显得生机勃勃,在温暖的灯光下明艳起来了。王老师说:玫瑰也要绿叶衬,你领悟了什么吗?我明白,学生是盛开的玫瑰,老师,你们不是一直甘当扶持的绿叶吗? 我联想到那默默无闻的青苔,一种极度谦抑之感让我双眼湿润……

彼时,正值日午,窗外,迎风的榕树下睿智的根须轻轻飘荡……

二十多年匆匆,弹指一挥间。时值今日,再忆此情此景,感念中,心绪如潮。我因1993年赴港定居,父母又由福州迁居故乡江苏,榕城已许久未返。前几日,偶有机缘与福州三中文科班的三位同窗好友联系上,得知马春暄老师已辞世,深感悲叹。但王立根老师的声音出现在电话中,多么欣慰,多么惊喜!

 “世界其实是一本书,人生终究离不开缘”。今日的我,仍能以文学为摰爱,且经努力踩出几个浅浅的脚印,当脱不去与福州三中的缘份: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清纯的岁月,质朴的情感,婉似水,朗如月。

今夜,我望着家居楼下的两棵巨大的榕树,心儿又回到了福州。我想念你们,依然会回去的。待我实现了承诺马春暄老师的心愿,逐渐成为一名教师以后。翠绿的树叶迎着风,等着我。我的师友,让我们相聚在校园的榕树下,依旧那么多摰情,依旧那么多欢歌……

14/06/2008凌晨于香江枕霞轩

 

注:王立根老师,福州三中语文特级教师,1986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1998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教兴市”先进个人、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现任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福州市育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他编写的教学专著已有200多万字,其中40多万字《作文智慧》一书,在全国语文界有较大影响。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