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2.03.19

浏览次数:4434

来源:福州三中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的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在国际上、在教育理论研究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已经获得普遍认可。但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它只能算刚刚起步,有一些零星的实践,但还很不专业、很不系统,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学习借鉴,因此值得认真研究、实践、总结。

目前国内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的现象相当严重,不仅无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还浪费了广大教师的时间精力,引起教师们心里的反感;有时一些全省、全市的集中培训还会与学校的工作安排发生冲突,影响学校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校本教研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相对比较重视效率,比较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能跟上学校教改的步伐。不过校本教研也存在理论高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等欠缺,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度有限、后劲不足。本研究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校本教研能在“高位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创新表面上是老生常谈,真正实践却极不容易,需要教师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因此要想在教学创新上有所作为,首先要抓好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近一步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接班人,因此教育者本身更不能墨守陈规,而应主动前瞻、积极应对。

在欧美国家,创新教育和教学上的创新都相当有活力,有许多确实值得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由于教育环境的限制,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照搬照抄,需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吸取其中的思想精髓,在实践中摸索、修正,最终创出适合我们国情、校情、生情的实施策略和模式。

不过即便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虽然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开放,但也存在基础技能(如数学计算)薄弱等问题,因此他们也在反思、检讨他们现行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试图进一步改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并且也开始有了一些思路和尝试。这对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形成而言,既是新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吸取他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争取少走弯路、迎头赶上。

由此可见,在国家努力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上,在全世界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并不断调整、革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实践层面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实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学创新、推进创新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也能提供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科研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的目标、内容,课题假设和创新点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的目标是增强校本教研的理论高度和实效性,特别是提升教师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当前教育的人文和物质环境的适应能力,能面向未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并自觉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含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充分有效地利用现实的教育资源,自然地整合于课堂教学中;创出有特色的教学文化,为学校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以上的努力使我校教师专业得到显著有效的发展,从而让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未来精神,增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未来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人才强国”的战略出力。通过该研究,我们要努力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两方面为省内高中设立标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力争成为国家级的示范性高中。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的内容包括:

1.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目标;

2.通过校本教研和行动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和管理机制;

3.教师的人文精神、未来意识、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能力、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能力等通识培训;

4.运用“知识管理”的科学策略精炼和积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形成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知识产权;

5.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不仅有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也努力尝试新的学生培养模式和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和管理机制;

6.能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常规课程中具有创新教育功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我们设想面向未来的优秀高中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深厚的理论素养、流畅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前瞻的未来意识,乃至强健的体魄和典雅的艺术修养。我们认为面向未来的优秀高中教师应当掌握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以及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它恰如其分地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用的能力。我们希望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不再只是“灵光一现”,而是“厚积薄发”。

我们试图引入“知识管理”的新策略,在梳理古今中外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精细化的剖析,对教师们散在的、粗放的经验进行提炼、交融、积淀,不仅是生成有形的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酝酿出有神的文化底蕴,创出学校的特色。

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工作的启动和管理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都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部门首先应全面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对照我国我校的实际情况提炼理论主线用于指导工作,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要求、方法等提出可操作的方案。

基于上述理论指导,对照我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机制,适当作出必要的调整。并在整体管理机制中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制度,既包含对教师的激励,又具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专业发展。

2、研究工作的展开和落实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的研究,首先要通过培训、学习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念,明确“面向未来”的教育精神,激发教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人文精神和交往沟通能力,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提。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创新的研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既有同行互助、共同学习,更有学科资源和课程知识的精炼和积淀,以知识管理的策略,抓好学科的课程建设。校本的教研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要紧密联系教学实践,这对于提高教师这也发展的效率、水准都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行动研究,在教研组的组织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要将学习和研究引发的思考、猜想用于教学实践,逐步对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尝试,并探求其效用和效度,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操作模式。

而教学创新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为目的而展开,要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并针对质疑、提问、猜想、分析、讨论、实验、调查、数据透析、提取结论、交流、反思等探究和创新的要素进行体验和训练。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科学和数学类课程的任务,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类课程常能起到独特的良好作用,比如艺术创新、管理创新、思路创新,相比科学和数学而言,这些课程的内容限制更少、自由度更高,学生更容易形成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语言类科学还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理解感悟能力。总之各学科的课程在创新教育中都有用武之地,能互相促进、形成合力,为国家建设培养能面向未来、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做出贡献。

3、具体步骤安排:

2011年:项目申报立项,项目组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完成研究规划

2012年:项目正式启动:研讨、制定校级“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调研面向未来的教师需要提升的素养和能力,研讨教研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的思路、步骤和策略,制定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研讨制定各学科知识管理的要求和课程建设的内容标准。

201314年:项目全面展开:教务处、教研室和各教研组分别组织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教师培训,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展开行动研究,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循知识管理的策略开展学科课程建设。期间形成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聘请相关专家审查、评议,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及时调整、改进。

2015年:完善学科课程的建设,总结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审查。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序号

研究阶段
(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课题立项

20115
20121

开题报告、研究计划

开题报告

教务处、教研室

2

项目启动

20122
20131

校级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管理和激励机制

“面向未来的教师需要提升的素养和能力”调研报告

教研组子课题开题报告和研究计划

管理规章

调研报告

开题报告

教务处、教研室

各教研组长

3

全面展开

20132
20141

学习报告、心得体会、专业发展阶段汇报

教学创新实验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学生发展观察报告

学科课程建设计划与标准规范

项目中期小结报告

个人心得、小结汇报

实验报告、观察报告

计划和标准

中期报告

学科教师

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

教务处、教研室

4

深化优化

20142
20151

学习报告、心得体会、专业发展阶段汇报

教学创新实验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学生发展观察报告

各学科课程样例(含模块整体及典型章节)

学生发展案例研究

个人心得、小结汇报

实验报告、观察报告

计划和标准

论文

学科教师

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

教师、教研室

5

提炼总结

20151
20161

各学科模块课程(每学科2~3个模块)

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项目结题报告

模块课程

论文

结题报告

教研组、集备组

教师、教研室

教务处、教研室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