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中2012-2013学年教育技术研究室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2.09.03

浏览次数:2346

来源:福州三中

序号

    

责任部门

公开方式

公开时限

12

福州三中20122013学年教育技术研究室工作计划

教务处

两网

201291日—20139

公开内容



 

教育技术研究室20122013学年工作计划

 

在新的学年,教育技术研究室将结合我校实际及新学期学校工作思路,努力落实校领导规划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好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 实施数字化智慧校园的软硬件建设与应用,提升校园网的使用效益,努力构建成福建省数字校园示范校。

以更新与重建学校信息化设施为基础,以新的信息技术运用为重点,利用前沿技术、新兴产品来打造新时期数字校园; 完善学校的身份认证系统,实行实名制的安全接入网络,实现针对每用户、每IP的安全有效地网络安全和应用控制。建立基于高性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以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查询应用为主的网络应用基础环境,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全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校各类信息的集中管理、处理及信息共享。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不断提升数字校园应用的水平和效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研究数字校园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师生发展所带来的新变革;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推进数字校园的常态化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教务、后勤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上有新的突破;全面实施数字校园工程,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产生新时期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好的经验成果;构建技术领先、应用创新、成效显著的数字校园,实现学校数字校园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的示范校,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示范性学校。

学校近年将新建教学楼、整改实验楼,也将对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整合、服务整合、应用优化;添加硬件、更新网络架构,实现光纤与无线覆盖,更新服务器,将数据网络,电话网络,视频网络,会议网络,监控网络,广播网络,融合到IP网络上,构建通用的管理系统。搭建校园一卡通,学生用“全能一卡通”,教师用手机一卡通,依托智能手机(基于二维条码的身份识别),利用手机OA建立移动办公的基础平台,充分利用电信网络(校园WIFI),将校园内网现有的OA系统扩展到手机平台,使得智能手机成为校园办公的必备工具,完成移动平台。

重视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软件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继续积极协调配合天地信息技术公司搞好校园网各类软件平台开发建设与应用,如:教务综合管理系统(含课程设置及教师任课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模块成绩管理、分班管理、考务管理、评教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家校互动等模块),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由初步尝试到方便熟练使用各类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软件资源。进一步拓展网络阅卷系统应用功能,实现学生答题情况系统分析的信息网络可查询、并有纸质材料反馈,方便学生自我分析。继续做好新课程教学录像摄制工作,选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实录、与新课程有关的课件、素材、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网页、链接教师优秀的博客等,及时放到网上,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为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活动提供网络支持。

2. 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参加中央电教馆、省电教馆“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依据课题研究的方向:“信息技术条件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搞好课题研究案例工作。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做到措施落实到位、研究目标到位。本学年继续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践、课堂教学观察、教学反思、专家引领、学科教研的管理与评价等项教研活动。现阶段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充分利用“知好乐教育云”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或其他公共平台,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组建“虚拟教室”,将“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进行整合,即进行“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如:“网络学案导学”、“基于虚拟课堂的主题研讨式教学”、“基于网络学案分层教学”等,网络教学平台内置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虚拟课堂”为手段,以“网络学案”为起点,开展网络学案的分层教学、虚拟课堂的主题研讨式教学等。积极创建数学TI网络教室,依托网络环境、TI数学图形计算器,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化选修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并以点(数学、语文科)带面(其他学科),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实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积累经验与课例。继续突出技术的支持与保障:应用配有电子白板的各学科专用教室为“现实课堂”的教学环境,利用课堂录播系统,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拍摄,采用课堂观察分析方法设计课堂观察表,进行课堂分析评价,在课堂观察点的设计中,不要拘泥于全面、多点的观察、记录,而应突出信息技术条件下,哪些技术措施、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中获得启迪、经验。在教学实践研究中,要完成部分学科的教学案例课录像、课堂观察分析评价研究、教育叙事、教育博客、撰写相关的论文等。目标是以课题研究来提升中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3.激励机制、学习研究、作品参赛

进一步完善管理与激励制度,争取设立教育技术课题项目经费,建立外出培训、参赛、交流学习的机制,继续组织教师参加“知好乐教育云”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应用培训,参加省市教育学院开展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培训、学校及市教育局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科网、高考资源网等)应用培训,电子白板、等离子触摸一体机的教学应用的培训,培训内容以实用为主,倡导教学资源的充分应用。组织课题组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培训,注重专家、名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中,利用团队的力量,制作课题研究主题网站、制作课件、优秀课例、高水平的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参加中央电教馆组织的教育技术论文、课件、主题网站、课例的评比,力争在省级、全国的竞技平台上获得优异成绩。

4.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智慧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组织技术人员及教师参加各级的培训,结合本校的实际,通过应用提升队伍的水平,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研究队伍。充分利用项目交流平台,积极参加项目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研讨,获得专家咨询、指导,实现资源共享。

在现有的硬件环境下,依然要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包括《计算机室使用制度》、《学生上机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教室中多媒体设备使用要求》、《校园网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用好各类使用登记表,包括《计算机室使用登记表》、《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表》、《电教设备使用登记表》等;以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高各种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

对各办公室、图书馆、各教研组和各教室的电脑软硬件设施,由各处组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指派专人负责财产管理、维护,出现故障及时上报技术室维修,并作好记载,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努力通过科学与规范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使常规工作更规范、更有序、上台阶,提高设备和的使用效率。

加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实验楼广播线路、广播设备的使用维护,要组织力量积极完成各项工作,有效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对维修维护、机房管理、设备管理人员要求及时收集使用意见,定期进行维护,切实爱护好各类设施设备。对网络管理人员要求做到随时网络畅通,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负责为学校重要活动提供音响、网络多媒体,摄像、照相、采集编辑和光盘制作等技术支持服务,拍摄的照片及时交到办公室,为学校新闻报道提供素材。做好设备的安全工作,防止出现火灾和失窃情况的发生。

5、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

继续尝试建立与三中金山校区、励志中学的教学资源网上高速互联,实现校本部与三中金山校区、励志中学的网上资源共享。

6、网络中心工作

1).1、架设网络硬盘服务器,开通网络硬盘服务。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后,用户可用虚拟盘符使用网络网盘。用户可以自己为网盘设定访问权限,决定是否把数据共享给其他用户。

2).配合运营商,进一步建设覆盖三中全校校园及宿舍区的无线网络系统,通过多重认证的方式,控制网络接入权限,保证网络接入安全,使三中师生在无线网络覆盖的有效范围内,充分共享三中校园网的带宽资源。

3).对我校网络中心不间断电源进行扩容升级改造,以保证网络中心所有设备的可靠不间断运行。

4).进一步推进我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建设我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以实现固定资产ID识别、方位识别和账物智能清点。

5).建设网络流媒体协同教学平台,发挥不同教师在不同学科知识点上的教学优势,逐步积累、充实以各学科知识点为主索引的具有三中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教育技术研究室工作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学校教育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开展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与应用工作。继续做好学校计算机配备、实验室设备配备、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室的管理与维护、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项工作,进一步探索和实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教务、教研、后勤、办公及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服务与管理能力,实现技术与人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拓宽服务领域,以构建数字化校园为目标,将信息技术融入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福州三中教育技术研究室                                           2012822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