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3.11.29

浏览次数:4558

来源:福州三中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管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快落实“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任务

 1.2014年全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和幼儿园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我市目前已基本实现“校校通”,但与“宽带网络校校通”还有一定差距,要高水平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真正做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要争取实现高中、完中、中职学校≥50M接入,初中≥30M接入,小学、幼儿园≥10M接入,全面升级改造边远完小ADSL接入线路为光纤接入,并根据实际需求逐步过渡到按学校规模(班级数)确定宽带网络接入带宽,现阶段教育信息化试点校、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中职学校的班均网络带宽应不小于2M。在校园内实施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按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为教师配备计算机,师机比逐步达到1:1,全市学校电脑平均生机比≥8:1,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生机比≥5:1,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生机比≥10:1,所有教学用计算机以多种形式接入福州教育城域网。有条件的学校校园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2.2015年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促进以班为本的优质数字资源教育教学应用,使学校的每个班级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班班通”各县(市)区年度分解目标见附表1;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网络条件下教学环境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适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与教育技术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市属学校和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实现互动智能平板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终端全面进教室。分批在部分学校进行云终端技术“班班通”以及网络教室建设与应用试验,新建、改造升级中小学校学生用计算机教室及办公用计算机,满足教学与办公需要。2014年,基本建成市级教育教学资源云中心—“福州教育云学习中心”,以引入国家和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主,整合开发本地特色教育资源为辅,建设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可重复利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素材和工具。与国家、省教育资源云平台有效融合对接,为全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和幼儿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促进城乡和区域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学校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形成丰富的课件、素材(积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配套练习、知识拓展、音视频资源等软件和教学资源。全面实现全市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3.2015年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作为“三通两平台”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是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大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各县(市)区和学校要广泛宣传发动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师生实名注册网络学习空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我的空间”(http://s.eduyun.cn/)、“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福州教育云学习中心”等网络学习空间,加快全市范围推广普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各县(市)区年度分解目标见附表1),每个学校都要按照“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要求,部署建立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力争到2015年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利用学习空间提高教师研修水平,改进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学习空间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与学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

4.全面推动市、县(市)区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云平台“两级建设五级使用”的原则,全面推动国家、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云平台在市、县(市)区和学校的应用,建立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和数据的互通共享,并按照国家相关网络信息安全要求,加强数据防护,保障数据安全。有条件的学校要依照本校的不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校本教育管理数据库。

5.促进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应用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学科、分区域探索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和教科研机构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全面推动区域和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举办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应用业务交流活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新方法,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信息技术应用上水平、提层次。在评优评先、职务职称评定等方面出台激励政策,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学科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90-100%,课时覆盖率根据学科特点达到30-50%,学校每学年举行不少于1次的信息化教学观摩会。

6.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转变,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和学习。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课堂教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情评价,通过不同层面的信息反馈来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实时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教学活动得到及时调节和改进,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强化和矫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7.积极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和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实验试点工作为抓手,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本着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通过试点,寻求在教育信息有效应用的合理方式和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改变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硬件环境大投入而应用效果的低产出的现状,推进进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和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终带动全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8.2013年基本实现“数字青少年宫活动室”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覆盖。要结合达标学校建设、标准化图书馆建设、文明校评估等工作,推动学校数字青少年宫活动室建设。积极引导学校利用“数字青少年宫活动室”探索网络资源与学校常态德育的融合,促进主题班队会、素质拓展、学科渗透、第二课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让数字青少年宫进班级、进课堂、进学生、进家庭,发挥数字青少年宫的更大效益。加强数字青少年宫活动室的规范管理和综合应用,推进数字青少年宫活动室与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网络协作探究学习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活动室的综合应用效益。

 9.推动“三个课堂”建设,发挥福州教育视频联播网的作用。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福州教育视频联播网的作用,向中小学推送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视频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专递课堂”,针对农村边远完小、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齐课的问题,发动城区优质校、名师工作室摄制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助学帮教视频课程。“名师课堂”,要充分发挥各地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名师优质课展播、网络教研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名校网络课堂”,以名校为主开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等方式,对口手拉手帮扶,推动优质资源在全市快速共享,帮助更多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搭建市级网络教研平台,支持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并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

10.2013年底完成为全市农村教学点配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和数字教育资源任务。确保教学点全覆盖项目地区学校实现设备安装到位、资源到位、培训到位、运用到位;通过分层培训使教学点教师基本掌握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以提高教学点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有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为实现与中心学校课堂同步教学提供网络条件;以卫星、移动硬盘或光盘配送等方式,实现教学点优质资源全覆盖。

11.积极推动榕台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海峡两岸教育各有所长,要积极引进台湾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和应用成果,推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2.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与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市、县(市)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与应用,推动信息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与积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学校办学社会影响力。继续加强教育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公众互动平台建设,实现政府职能部门与公众的良性沟通。加强学校网站应用的管理与引导,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推进校务公开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提高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挖掘校园网站功能,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为教师构建动态、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研服务平台,为家长和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创造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信息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大力开展探索自主学习型网站等特色专题网站建设与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而又贴近实际的优质课程学习资源服务,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和引导决策的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资金落实、督促检查、考核监督等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教育信息化技术指导专家团队,明确或完善统筹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职能部门,配足专职工作人员,做到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要制定本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保障措施等。

 2.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应进一步健全一把手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工作管理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选聘、管理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主动性。24个班级以上的学校,每校应配有二名以上教育信息化专职工作人员,24个班级以下学校应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或两名以上兼职工作人员。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要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制定教育系统统一的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以完备的制度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进一步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加强上网行为管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水平。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4.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和绩效考核。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纳入督导或办学效能评价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考评机制,定期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建立信息化工作评优树先机制,表彰先进单位,推广优秀经验,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5.按照政府主导、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年初应列入财政预算,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建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工程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与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形成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保证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各校应确保有足够的公用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上,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项用于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教学软件、应用,保证教育信息化经常性经费来源。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资金管理与效益评估,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工程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杜绝重复投资和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和审计要加强教育信息化资金以及招投标工作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确保招投标工作规范有序。

6.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探索新路。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民间和社会企业进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回馈教育,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一要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区要积极吸引更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的优秀企业参与支持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共赢。我局已与电信、联通等网络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县(市)区要积极协调当地电信、联通、移动等网络运营企业参与本地“校校通”、“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引入竞争机制,争取降低宽带资费标准,有效提速各类学校接入线路带宽。二要建立各方面联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机制。要在统筹规划下多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包括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也包括教育部门内部的联合。“以应用驱动发展”,通过推进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和业务整合,有效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有效保障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开展。

7.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福州教育城域网继续升级出口带宽,实现核心交换、出口设备双机热备,建设容灾系统,积极推进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的应用,提高容灾能力和运行效率。信息化设备设施除学校自有能力承担维保外,可采取“社会化服务”方式,引入服务外包模式等市场机制,实行运营维护的社会化。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标准,完善对服务外包的监管和制度,明确责权利,为学校数字化多媒体设备设施正常运转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维护保障,增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8.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觉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使全体教师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信息意识,学会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逐步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之一。定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先进评选活动,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福州市教育局

                             20131128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