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2015.03.16

浏览次数:4300

来源:福州三中

2015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遵循依法治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一、着力“融入”,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1.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依托福州教育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开展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研究,重点针对德育、语文、历史学科,系统完善地落实国家主权意识、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鼓励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相关实践和研究,不断推出核心价值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并通过学科教师、班主任研训促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德育工作成效;鼓励学校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及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

2.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一是广泛开展贯穿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结合首届青运会在福州举行,组织学生关心、支持、参与、服务青运,增强 “主人翁”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清明祭英烈、“六一”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 “十一”向国旗敬礼等集中性活动,持续开展“我的中国梦”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深化“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三节”(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我们的节日”、书香校园建设等活动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与闽都文化研究会合作,通过编写、发放和运用《闽都文化读本》,加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闽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结合学校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福州市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梳理改进与各社会实践资源点的合作机制,推动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实践资源点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为学生实践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寻访红色足迹”活动,通过走访革命后代、开展红色旅游、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4.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按照核心观基本要求,修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遵循;推广中职学校6s德育管理经验,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立足于强基础、抓根本,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注重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形成广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建立和规范学校礼仪制度,丰富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学仪式等典礼的内涵,强化仪式庄严感和教育意义。从高中学生入手,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主动发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二、明德尚法,培育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5.推行民主法治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民主法治程序,多方征询意见,完善校规、班规等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管理行为,增强学生规则意识;积极探索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合理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法治理念自主理性处理校园的日常事务,让民主法治成为学生思维方式和校园文化;针对学生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征集社情民意,兼顾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多方需求,采取合法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6.全面强化学生法治教育。进一步联合司法部门开展好“法律进校园”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及性法律知识教育;组织学生参观观摩各类未成年人罪犯审判、改造等场所,开展模拟立法、模拟庭审、模拟听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知法律尊严,体悟法治精神;发挥则徐中学禁毒教育示范作用,利用“63日”虎门硝烟纪念日等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协调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继续编写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对学生进行直观的“以案说法”,引导学生通过正确途径调解处理矛盾纠纷,遏制涉校涉生伤害事件。

    三、品味幸福,提升青少年学生生命质量

    7.培育积极阳光心理。依托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加强对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校、县(市)区、市三级心理辅导机制;对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创建和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面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真情与幸福。推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完善危机干预队伍,定期组织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程序演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8.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实施中央红十会专项资金支持生命健康博爱家园项目,充分发挥全市47所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先行学校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体验式生命教育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实施,强化学生珍爱生命、快乐成长的意识。

    四、打造阵地,拓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渠道

9.家庭阵地。与福州教育手机报联合建立“福州市中小学家委会协作体”,定期开展家委会成果展示、经验分享、亲子活动等,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切实提升家委会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家访活动,积极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规定,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的管理措施,形成家校合作育人机制;推进网络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家长学校的即时性,适时指导家长关注关爱孩子。

10.社会阵地。实施“福建省学校德育重点改革项目——福州市福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改革与资源建设”,争取财政部门专项经费的支持,完善安全、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规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程,强化社会实践各方的职责,细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要求;推出首批市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馆的联系交流,提升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质量。会同相关部门加紧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联合相关部门促进学校乡村(城市)少年宫、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打造更丰富多样、适应各种实践需求的福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体系。

11.网上阵地。利用“福州数字青少年宫优化拓展为全省德育数字化平台的契机,策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活动网页,活跃网上德育活动;整合数字青少年宫、教育手机报、网上家长学校等网上德育资源,拓宽德育工作的宣传途径,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打造网上德育名片。

六、健全机制,不断提升德育干部队伍专业素养

12.健全德育队伍激励机制与培训。组织评选德育先进,在德育干部队伍中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激发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开展专业培训研修和校级教学公开周班会课观摩,为班主任、德育干部的学习、交流和提高搭建平台。

13.健全班主任队伍管理机制。在班主任工作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完善班主任选聘、培训、考核、评价、奖励制度,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扩大班主任培训面,提升班主任业务素质。

14.健全全员育人导师机制。明确科任老师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中的职责、义务,将学校班级德育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切实发挥科任老师在问题学生管理、密切家校联系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对班主任工作的有益补充。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