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必先于学文 亲仁当同以文道---福州三中学习<<弟子规>>品德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0.05.10

浏览次数:4065

来源:德育处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重拾弟子规,找回丢失的自我。
《弟子规》这本书,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其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仁和,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之后,还有余暇,就应努力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虽然时隔已久,但却是中华传统教育必读之第一课。它向我们重申了作为一名学子所应遵守的规则。而《弟子规》的要求均为我们生活中最寻常的一些细节,不知各位同学今天是否还在与父母吵架,对父母态度恶劣。《弟子规》中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们好好想想,父母养我们一直到这么大,付出了多少心血与精力,如今我们基本已能自立,本该是回报他们的时候了,可是有的同学却“父母呼,答声无,父母命,行动缓”,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哪里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我们的父母又该是多么地伤心和失望,难道这就是我们对父母辛劳十几年所作出的回报?在《弟子规》中,我们可重新找到那颗淡然以久的孝心,重新将孝的字眼溶入脑海,渗透于现实生活中,这才是我们重拾《弟子规》的主旨。
   在《弟子规》中,我们仍然可以学到如何从他人那里提升自己的人格,‘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仁者说话不会隐讳扭曲事实,脸色态度也不会故意向人献媚求好,对于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正所谓“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 
对于社会生活,弟子规中有“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海纳百川,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
  《弟子规》把礼的内容具体化,通俗化,溶入了整个华夏儿女乃至整个世界的精神血液中,澎湃激昂,虽历经百年,却仍指引着人们步入圣贤的最高境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需要学习的。
   在翻波涌浪的现实生活中,《弟子规》就像一盏永恒的启明灯一样,为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们指明出路,创造心灵的天堂,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践行《弟子规》,这个世界将变得充满仁爱,同时我也希望在《弟子规》里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找会那曾经丢失的自我。
   谢谢!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4号  闽ICP备07502183号-1 Copyright @ 2002—2017 版权所有:福州第三中学 技术支持:三五互联